4000-520-616
欢迎来到免疫在线!(蚂蚁淘生物旗下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询价篮
主营:原厂直采,平行进口,授权代理(蚂蚁淘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电话
4000-520-61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请教“范式(paradigm)”一词的意思 - ABBS 论坛
来自 : www.abbs.com.cn/bbs/post/v...? 发布时间:2021-03-24
cogitang wrote:
avon wrote:
Paradigm我理解最近的中译还是“世界观”。观念(基本认识)决定了研究的出发点。观念的突破是以暴力的冲突为表现的。自然科学中苏格拉底、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他们个人所遭受一切破害,归根结底还是旧观念施予的。社会科学中男女平权、种族隔离、同性相恋、石油战争…挑战的无一不是旧观念。新观念无一不在人类社会的阵痛之后降生。这点并无难懂之处。

But in point of fact, Socrates was persecuted (and put to death) not for his ideas in natural science, but for his \"impiety\" (disbelieving the gods that Athenians believed in) and for \"corrupting the young\", which are clearly moral charges. Socrates also says that he only \"used to\" be interested in natural science in his youth, but made an \'ethical\' turn later in his life. He was a martyr of honest and independent self-reflection (esp. in ethical matters), not of science.

首先我得说这几个例子的举出也许有些欠考虑,我们的科普教育中有关科学家受迫害的说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sterotape。但是更需要指出的是,可以说牛顿以前的自然科学与宗教哲学并无明确分野,新的科学思想的出现首先会对旧的哲学体系产生震动--而这一点使得很多识时务者都不得不小心言论。

“在苏格拉底身上,出现了这种反动的富于批判精神的典型。他以查问者的姿态,对诡辩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无不加以诘难,一遇到无知、愚蠢和自命不凡,就加以揭发。他主张心灵至高无上,因为心灵能领悟真正的“形式”或理想,感官对象只不过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而已。道德的完美是一种理想;平等是一种理想。但是,两块石头也只能是接近于相等,因为相等是一个极限。苏格拉底认为心灵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对象,并且认为真正的自我不是肉体,而是灵魂和内心生活。这样,由于他的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就往往离开了对自然界的考察。事实上,从某种观点来看,苏格拉底领导了一次反对爱奥尼亚自然哲学家的唯物主义态度的宗教反动,虽然群众的叫嚣给他加上了无神论者的罪名。柏拉图为什么反对机械决定论,可以在《斐多篇》(Phaedo)描写的著名场面中得到解释。那里叙述了苏格拉底在狱中等待饮毒时刻到来的情景。据柏拉图说,苏格拉底告诉他的朋友们说,在阿那克萨哥拉看来,他的筋骨的本性可能就是他坐在那里的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是: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在这里表现了一种对不成熟的机械论哲学的自然反感,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了对于科学态度的误解和敌视。可以肯定,他使得哲学界不再去研究过去和现在,而去考虑未来--所以要创造世界的目的所在。不过,据亚里斯多德说,有两种科学成就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一些普遍的定义和归纳推理(W. C. 丹皮尔 著,李珩 译 张今 校,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发生在公元前399年。研究这个判决,不能忽略时代背景。

公元前404年,雅典城邦刚刚输掉了历时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被斯巴达击败。这在西方文明史上意义深远,不仅标志着雅典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希腊文明主导世界的结束。此时的雅典不再是一个强国(城邦),而几乎沦为斯巴达的一个属国。

满腔怒火正找不到发泄的地方,苏格拉底偏偏在这个时候出来宣传他的学说。哲学是影响战斗力的,这几乎是自古以来的定律。多思的头脑是产生不了单纯的热情的(否则老子就不会宣传,治国的良策是“虚其心,实其腹”了)。雅典人听不懂苏格拉底在讲什么,没准还觉得很烦,就把这个老头当成了替罪羊,以渎神和腐蚀青年的名义,将他告上了法庭,为战争的失败充当借口。

苏格拉底既傲慢又不识时务,在法庭上大讲:“Let us reflect in another way, and we shall see that there is great reason to hope that death is a good ....we go our ways - I to die ,and you to live, which is better God only knows.\"(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死亡,就会发觉有绝大的理由相信死亡是件好事......我们将各自上路,我去死,而你们继续活着,哪个更好只有上帝知道。) 听了这种答辩词,恐怕法官也没有办法了,你自己要求死亡,还说这是更好的道路,那就只有让你死了。

我想,苏格拉底的死刑恐怕是雅典的民意。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苏格拉底的学说确实有点不合时宜(阮一峰,2003.1.6 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在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笔下(《云》一剧),苏格拉底在空中行走,行动怪异。即连他的哲学,也不过是诡辩之术。他开办私学,教授颠倒黑白的技艺。现实中的苏格拉底也许并非如此,但真正理解其哲学或了解其性情的雅典人不会很多,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则是在雅典最大节日之一的戏剧节上隆重上演,到场观看的雅典人多达近二万人,无疑会给许多的雅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里斯托芬这部刻画了苏格拉底形象的称之为《云》的喜剧上演于公元前四二三年的尼奥尼索斯戏剧节。他塑造的苏格拉底的形象无疑会影响到时隔二十四年之后的审判(黄洋 雅典凭什么判苏格拉底死《万象》第三卷第三期2001年3月)。”

关于老苏,美国自由报人I·F·斯东晚年穷十年之功有著《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三联书店1998年2月版,董乐山译),这本书据说不错,已列入我的计划。

Copernicus, as far as I know, was not persecuted in his life at all. His \"On the Revolution of Heavenly Bodies\", which contained his heliocentricism, was published only in the year of his death (1543). So there was no time left, so to speak, for him to be persecuted for his revolutionary ideas. He was a devout Catholic who lived and died in peace.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Koppernigk,1473-1543年)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德国人,他的姓后来用拉丁语写成Copernicus。文艺复兴以后科学观点的第一次重大改变是他完成的。

“在当时的观察所要求的精确度范围以内,希帕克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用来解释事实是相当成功的。从几何学的观点看来,这个学说的唯一弱点是它的均轮与本轮的繁复性。可是在这学说的后面,有两大支柱:一是常识的感觉(大地是万物向它坠落的坚实不动的基础),一是亚里斯多德的权威。一般人以为大地在他们的足下静止不动,虽然有些人想象它是浮在宇宙中心的球。因此哥白尼必须维护两个命题:埃克番达斯关于地球绕自己的轴周日自转的主张及阿利斯塔克关于地球绕太阳周年公转的主张。哥白尼的反对者,从科学与宗教两方面而来。如果地球围绕自己的轴旋转,向上抛出的物体下落时岂不要落在抛出点的西面吗?松动的物体不是会飞出地面,而地球本身不是会有分裂的危险吗?地球既然绕太阳运行,那么,恒星如果不是遥远到荒谬的地步--即令还不是不可想象的地步--的话,恒星间相互的位置看起来不是会变动不定吗?

要对付当时认为完全合理的这些论据,并提出一个相反的理论,不但需要有极大的独创才能,而且需要有某种哲学观点,以便为自己的学说辩护。那时,亚里斯多德的经院哲学独霸思想界已有一个世纪,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只有奥卡姆的唯名论是它的有力的对手;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的唯实论,特别是经圣奥占斯丁解释的,还在意大利存留着。新柏拉图主义里面,有浓厚的毕达哥拉斯成分。它喜欢用数的神秘谐和或单位空间的几何学安排去解释宇宙。因此毕达哥拉斯派与新柏拉图派总是要在自然界中寻找数学关系,关系愈单简,从数学上看来就愈好,因而从这个观点来看也就愈接近于自然。而且,在当时有著作传世的古代人中,只有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是围绕一团中央火运行的。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虽然主要是靠了从欧几里得和别的希腊数学家那里得来的方法成长起来的,但是同时还存在有形而上学的成分。

在十五、十六世纪,当人心被新旧思潮所激动的时候,具有这种毕达哥拉斯成分的柏拉图主义又在意大利复活了。米兰多拉的约翰·皮科(John Pico of Mirandola)教人用数学去解释世界,波伦亚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马利亚·德·诺瓦腊(Mariade Novara)批评托勒密体系太繁复,不合于数学谐和的原理。

哥白尼在意大利住了六年,成了诺瓦腊的学生。他说他仔细研究过他找得到的一切哲学家的著作,并发现:据西塞罗说,希塞塔斯(Hicetas)认为大地是动的……普卢塔克说,有其些别的人也持有同样的见解。……当我从这里觉到有这种可能的时候。我自己也开始思考大地的运动了。……经过长久的多次的观察之后,我最后发现,如果除了地球的自转之外把其他行星的运动也考虑在内,并计算出其他行星的公转和地球的公转,我们就不但可以由此推出其他行星的现象,而且还可以把所有的行星、天球以及天本身的次序与大小都联系起来,以致在任何一个部分里,改变一件东西,就必然要在其他部分及整个宇宙中造成混乱。因为这个缘故……我愿意采纳这个体系。

哥白尼描写他的宇宙理论如下:

首先,存在着包罗它自身与万物的由恒星组成的天球,因为这个缘故,它是不动的;事实上它是宇宙的间架,别的一切星星的位置与运动都是对它而言的。虽然有人以为它以某种方式运动,但我们认为,它看起来好象在运动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地动说。在运动着的天体中,第一是土星,三十年绕日一周。其次是木星,十二年一周。再其次是火星两年一周。第四是每年一周的轨道,我们说过其中包含地球,加上本轮式的月球轨道。第五是金星,九个月一周。水星占第六位,八十天一周。处在这些行星中间的是太阳。在这极美丽的庙堂中,谁能把这个火炬放在更好的地位,使它的光明同时照到整个体系呢?有人把太阳叫做宇宙的灯,有人叫做宇宙的心,更有人叫做宇宙的统治者,都没有什么个适当。特里斯梅季塔斯(Trismegistus)称它为可见的神,索福克勒斯叫它做埃勒克特腊(Electra),即万物的心。这些称号都很正确,因为,太阳就坐在皇帝宝座上,管理着周围的恒星家庭。……这样,我们就发现在这样有秩序的安排下,宇宙里有一种奇妙的对称,轨道的大小与运动都有一定的谐和关系。这样的情形是用别的方法达不到的。

由此可见哥白尼心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行星应该有怎样的运动,才会产生最单简而最谐和的天体几何学。从上面所引用的一段话,以及附图看来,他接受了古人的这一见解:恒星固定在一个天球上面,但有某种证据表明外面的圆周是指同无限空间搭界的天球里面的凹面。哥白尼认识到他把行星运动的座标参照系由地球移到恒星上去了。这就牵涉到物理上和数学上的一场革命,而且足以摧毁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与天文学。托勒密认为地球如果在动就会分裂为碎片,哥白尼答辩说,天球如果在运动,分裂的危险更大,因为它的周边更大,因此如果它运转的话,速度一定更快。这是一个物理的推论,但哥白尼着重的是数学的谐和。他恳求数学家接受他的见解,理由是他的体系比托勒密所说的均轮和本轮,即大体围绕地球运行时所遵循的均轮和本轮简单得多。

1530年左右,为了叙述他的研究成果,他写了一篇论文,同年以通俗的形式发表了这篇论文的提要。教皇克力门七世表示赞许,并要求作者将全文发表。一直到1540年,哥白尼才答应了这个要求;到1543年,这本书的第一册印刷本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已在临终的病床之上了(W. C. 丹皮尔 著,李珩 译 张今 校,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哥白尼无疑是个识时务者,但我想他之所以如此谨慎也并非多虑。

“…事实上,早期宗教和自然科学也许就是从妖术和巫术所形成的观念中脱胎出来的。但是在教会最初征服世界以后,丰产崇拜的巫术和其他形式的妖术,便被有知识的人看做是异教的遗迹,不再为人所畏惧了。圣·博尼费斯(Saint Boniface,680-755年)把对于妖术的信仰归入魔鬼的诱惑之列,查理大帝的法律则规定,如有以妖术罪名致人于死者,其罪等于谋杀。教会对此也取宽大态度--明知不对而招唤恶魔,不是异端,只是罪恶。

但是到中世纪后期,恶魔便声名大著。丰产崇拜的巫术,由于摩尼教异端的关系而恢复起来,到后来,魔鬼竟成为被压迫者崇拜的对象--一位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的魔王。圣·阿奎那运用了他巧妙的机智为教会过去对于妖术的态度巧加辩解;他说,虽然相信魔鬼能够制造天然的雷雨是异端,但是如果以为魔鬼在上帝的许可下可以制造一点人工的雷雨,那是与天主教的信仰没有抵触的。1484年,教皇英诺森八世(PopeInnocent VIII)代表教会对群众认为可以与恶魔和鬼物交通的信仰,以及群众对于妖人和女巫的魔力的信仰,给予正式制裁。于是这样有罪的人都变成了异端分子,正统派也就获得了一个可怕的新武器:凡是异端分子都可宣布为妖人,而激起群众对他的愤怒。有些牺牲者实际是摩尼教或其他原始宗教的正当信徒,因举行仪式而遭受火刑,还有许多则是为人所诬陷的。

宗教改革的时候,新教徒把这些观念接受下来。他们可以引用圣经上的诰诫:“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在活”。虽然古代的教会法典只是对妖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们也用不着去巧加辩解了。新教徒与罗马教徒在迫害女巫方面,互相竞赛。在大陆上,招认与告发都是依照法律按正规途径用酷刑逼出来的,差不多所有的被告部招认了。在英国只有特殊法庭才有权使用酷刑,民事法庭无此权,被告者大半到死不承认他们有罪。据估计二百年内整个欧洲死于此难的人为数在七十五万以上。被告的人要想逃脱是很困难的。如果自认有罪,他们立刻就被活活焚死;如果不招认,他们便受到酷刑,直到招认为止。

十五世纪出版的宗教审判官的敌本《奸人的惩罚》中,有关于审判女巫的方法的记载。那里所记载的野蛮的和不守信义的法律程序简直令人不能置信。不拘什么方式,只要能得到供状,都是法律所允许的。在施酷刑前后,审判官应该答应保全被告的生命但不告诉她要把她下狱。这种诺言应该暂时有效,但以后还是应该把她烧死。在别的场合下审判官应该保证慈悲为怀,“但要有这样的心理保留:他的慈悲是对自己或对国家而言的”(同上)。”

Bruno is often cited as a martyr of science. That is not untrue but a bit misleading. He was burnt at the stake less because of his Copernican beliefs than because of some other even more shocking beliefs (e.g. the infinity and plurality of worlds) that were directly contrary to the Church dogmas. He was persecuted and put to death as a *relgious* heretic, not as a (Copernican) scientist.

乔达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出生于意大利诺拉城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受时代的影响,15岁时被家人送进了那不勒斯修道院。22岁时,他成为一名牧师,并获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布鲁诺身为宗教人员,有机会看到了哥白尼的著述《天体运行论》。爱好钻研和探究事物本原的布鲁诺在读到哥白尼所著的之后,他对上帝创造世界的传统说法发生了怀疑,于是他便写出了对《圣经》的质疑。他的文章被教会发现,立刻对他提出了警告,为示警诫,还把他从修道院开除,后来因一意孤行受到通缉。

从27岁起,布鲁诺便开始过上了逃亡的生活,他先在意大利境内,然后又到罗马和威尼斯,但皆不容他安身。29岁时他不得不离开祖国逃到瑞士,在那里他因坚持维护自然科学的真理受到当局的逮捕,又遭驱逐,他就又逃亡到法国和英国,在各大学里宣讲自己对世界和天体的认识。写出了《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等一系列论著,曾多次组织辩论会,宣传他的主张。教皇惶恐不安,布鲁诺又遭到驱逐,流亡到德国。之后罗马教会宗教裁判所的密探,以和布鲁诺的“友谊”为名,私下邀请布鲁诺到威尼斯讲学。布鲁诺高兴地到了威尼斯(avon:这说法很可疑),然而一进城便被关进了监狱。宗教裁判所给布鲁诺限定了“仁慈”的40天反省期,让他宣布放弃自己的观点,然而布鲁诺却坚持“异端”,终被处死。1600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宗教裁判所奉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之命,向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宣布了布鲁诺亵读神圣宗教的“罪行”,宣判并执行了将布鲁诺处以火刑的决定(作者不详,文字太滥改都改不好)。JD说布鲁诺受火刑前被关了6年没时间考了。

“哥白尼的体系的胜利是姗姗来迟的。有少数数学家,如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约翰·迪伊(John Dee),雷科德(Robert Recorde)与夫里希斯(Gemma Frisius)接受了这一体系,第一个英国的信从者迪杰斯(Thomas Digges)还对于哥白尼的体系作了一个重大的改进,用布有恒星的无限空间,去代替不动的恒星天球。但是一直到伽利略把他新发明的望远镜指向天空,发现木星及其卫星,好象是一个缩小了的太阳系的时候,哥白尼的理论才声名大著。

哥白尼教人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地球从宇宙的中心降到行星之一的较低地位。这样一个改变不一定意味着把人类从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贬降下来,但却肯定使人对于那个信念的可靠性发生怀疑。因此,哥白尼的天文学不但把经院学派纳入自己体系内的托勒密的学说摧毁了,而且还在更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信仰。

由此产生的疑惧不安,是不奇怪的。当时欧洲正在宗教问题上有所争执,但所争论的题目并不牵涉更深邃的问题。两方面都接受一种宗教哲学,这种哲学给人以高贵的地位,并且使人感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安适的,因为大家都同意这个世界是为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创造的,虽然造物的直接表现有时好象是不必要地神秘。而且,当时最好的科学意见,是反对这个新体系的。罗马和日内瓦都认为是异端的布鲁诺等革命知识分子或许赞成哥白尼的见解,但比较谨慎的哲学家都敬而远之。布鲁诺也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星星则散布于无尽的空间里。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地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他受到教会法庭的审判,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由于他热中于宗教改革;他于1600年被教庭烧死。

依照当时的习惯,对于欧洲的学术及精神生活负有责任的人们,踌躇不前,不敢接受这个天文学说,是完全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学说可能破坏他们自己最深的信念,并且象他们所想的那样,还可能使他们负责保护的不朽灵魂陷于危险。当伽利略带着满腔热忱到教庭去宣传这个学说的时候,冲突使无可避免了。当时的学术界主要属于亚里斯多德派。他们催促教士们采取行动。果然。在1530年对这个新学说表现了开明的兴趣的教廷,到1616年就禁止伽利略说话,并且由红衣主教柏拉明(Bellarmine)宣布哥白尼的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哥白尼的书在未经改正以前不许发行,但是这个学说还可以当作一个数学假说来讲授。1620年盖塔尼(Gaetani)主教按照这样的方针对这本书作了小小的改变。停刊的命令一直没有得到教皇的批准;1757年就取消了这个命令,1822年太阳就得到教庭的正式裁可,成为行星系的中心。

惠威尔对于这件事有过明白而公正的评述,但晚近的作家对于伽利略因为维护哥白尼学说而受到的迫害,却有些过分夸张。正象怀德海所说:
在发生三十年战争和荷兰的阿尔发(Alva)事件的那三十年中科学家所遇到的最坏遭遇就是,伽利略在平安地死于病榻以前,受到体面的软禁与轻微的申斥。(科学史)”

Newton, as far as I know, was not persecuted at all, but on the contrary greatly honored during his lifetime for his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His countryman John Locke referred to him as \"the incomparable Mr. Newton\" in 1690.) He was made a memeb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and was for some time head of the Royal Mint. Also, as far as I know, nobody who held Newtonian ideas was persecuted for that reason. Indeed, Newtonianisms of various sorts quickly became the dominant intellectual fashion. On the other hand, Newton did hold some unorthodox, highly persecutable religious beliefs (e.g. he believed in the unity of the Divine person rather than the orthodox Trinity), but he was wise enough to keep these ideas to himself.

牛顿(1642.12.25-1727.3.20)刚出道的时候被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的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整得够呛,回来成名后自己当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之后整别人也整得够呛。人性如此,从不完美。另一方面老paradigm整新paradigm,循环往复。

胡克1653年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学习,1655年被推荐给玻意耳当助手,在玻意耳的实验室工作,1663年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并且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65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同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集》一书,“细胞”(cell)一词从此被生物界直接采用。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早在1663年,胡克就起草了皇家学会章程草案,规定学会的宗旨是“靠实验来改进有关自然界诸事物的知识,以及一切有关的艺术、制造、实用机械、发动机和新发明(不牵涉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政治、语法修辞或逻辑)”。胡克作为该学会的实验工作与日常事务操办人,在长达20多年的学会活动中,接触并深入到当时自然科学活跃的前沿领域,且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被称为\"皇家学会的台柱\"。由于胡克和玻意耳对皇家学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人们称颂他们:“如果说玻意耳是皇家学会幕后的灵魂,那么胡克提供学会的就是双眼和双手了。”

牛顿比老胡小7岁,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离校2年躲瘟疫(跟类肺炎意思差不多\'吐舌头\' 现在牛、剑本科生毕业2年?后可自动得硕士学位一个)。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初级院士(fellow),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高级院士。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直到1701年。牛顿在保卫剑桥大学,抵抗詹姆斯二世对剑桥大学的独立的干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被选入解决王位继承问题的自由议会,1701年再度当选。

1693年,他害了神经分裂症。他遵从朋友的劝告,离开了剑桥大学。他们推荐他去当造币局的监督,不久升任局长,并移居伦敦。他放弃了他对化学与炼金术的研究,把这方面的著作锁藏箱内。

“迁居伦敦后,他的生活就完全不同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一个崇高的地位,从1703年起一直到他去世时为止,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长达二十四年之久。由于他的能力与名誉,他为皇家学会赢得很大的威信。虽然他早年常有心神游移的症状,但他在造币局的工作表现出他是一位能干而有效率的公务员,不过他对批评与反对,常有不能忍受的紧张情绪。

他的甥女嘉泰琳·巴顿(Catherine Barton)是一个机智而貌美的妇人,为他管理家务。这是他一生的第二个时期。十八世纪里流传的关于牛顿的传说,都是讲这个时期的事。嘉泰琳嫁给康杜特(John Conduitt);他们的独生女嫁给利明顿(Lymington)子爵。利明顿的儿子承继了朴次茅斯伯爵的爵位。因而牛顿的财产为瓦洛普(Wallop)家族所继承。1872年第五代朴次茅斯爵士把牛顿一部分科学文件赠给剑桥大学图书馆。后来牛顿的另外一些书籍与论文也拿出来出售了。凯恩斯(Lord Keynes)爵士购得一部分论文,书籍则为旅客信托社(Pilgrim Trust)所购得,并于1943年赠给三一学院(还是我喜欢的那本科学史)。”

1703年牛顿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醉心于对神学和炼金术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作者不详,文字有改动)。”

世传老花花公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为其头版。为何?后面几版为了自辩,越改就越不像话了。

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前进从来并非象牙塔里办公室/实验室工作表面看来的那么平静,人类进步的每一步无不是踏在自己的精英分子献祭的鲜血之上。Kuhn以科学的革命称科学演进的过程,揭示的就是文明前进暴力的一面。

布鲁诺


avon edited on 2003-04-11 18:44

本文链接: http://paradigmscientific.immuno-online.com/view-678342.html

发布于 : 2021-03-24 阅读(0)
公司介绍
品牌分类
其他
联络我们
服务热线:4000-520-616
(限工作日9:00-18:00)
QQ :1570468124
手机:18915418616